和大家说个笑话,我在前两个星期在京东白条购入了100f。 我是这么想的,据说下一代会有翻转屏,无论是不是像pro3那样的屏,我都不希望光学类旁轴的机子还有个翻转屏,也有人说pro3的副屏设计只会在pro上出现。 第二,据说要10000元的上市价格,即使是8000,也贵,我不如买f用个两年,等两年后看看v的价格是否合适再入v,如果v有翻转屏的话就另当别论。 第三,二月份发布,我等不及了。 ...
龙珠布尔玛的人设非常喜欢。 16岁的女孩,一个人跟着自己设计的雷达展开了搜寻龙珠的旅程。一路上可以从小小的“万能胶囊”抛出小屋、摩托、小车等物品,这不就是我也曾幻想的样子么,而且车子的造型是复古美感的那种,房子也是有大大的窗户,这样的设定在上世纪80年代由鸟山明表现得深入人心。 ...
比较喜欢那种背包客,没有手机等电子设备,但有一台不需要担心续航和发热的机械相机,有若干个胶卷,在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行程中,不以拍照为主,是亲身体验和与人交流,相机只会用来记录真的不想忘记的瞬间。
看这一张照片的时候我脑海里闪现出了一个感觉。 以前我们看得不是一张色彩冲击的照片,而是被定格的那一刻时光的景和人。所以以前照片里是蕴含了情感的,无关画质。能够通过照片,找回逝去的情感。 我会想起来我小学寄宿时,一个人透过这样的屋顶看天空的感觉,安静极了。太过于锐利清晰的画质逼真的色彩,是难以让人们去加入自己的想法,加入自己的情感。 ...
嘿,我重要的伙伴,我为数不多的知音。在我孤独的三年有你和我交流与陪伴。我们一起追过女孩,一起穿着大红班服经常在足球场打羽毛球,一起研究安卓系统,一起拍视频,一起骑夜路,一起努力临时抱佛脚,那年,我们曾在风中大声的唱。转眼,今天你和漂亮的新娘走入婚姻殿堂,你笑的很灿烂,有时候眼睛也进了沙。很幸运能够见证你这重要的一天。嘿,兄弟,再见,少年。 祝你幸福美满! @ing
拍摄当天没有准备充分,回来时素材也没能把理想中的分镜体现出来,只能拼成一个视频集,下次再努力。 发现ND1000加了之后,在树荫下噪点及其严重,此时的iso仍然要上到2500左右,好在我用了4K去拍,不然素材估计用不了。看来得再买一个DN64才行。 不知道怎么解决机器发热的问题,拍了不久就自动关机保护了,摸起来超级烫,当天也没加兔笼,但兔笼重呀。
这是转载钛媒体的文章,虽然我不玩魔兽世界,但编辑说出了许多我的心里话。怀念以前玩红白机的日子,也怀念以前和同学打绿水灵、和同学漂移沙漠金字塔完胜的喜悦。 ...
昨天公司的电脑自动升级到了1903版本,今天把黑了几年的任务栏换成了浅色,舒畅了不少。 然后把持续了几年的习惯给改了。以往都习惯的把浏览器给最大化,以给我沉浸式的浏览。但发现还是传统的4:3比例会令人舒服,就比如以前的大屁股电脑。 这样一来其实会感觉空间感提升不少,看网页时也会舒服许多。
当 我只有一台相机的时候, 只有一颗镜头的时候, 手机没电的时候, mp3里只有二三十首的时候, 收到她的短信的时候, 翻看以前老相簿的时候, 看“魔女宅急便”的时候, 下雨在家的时候, 我 感受到了幸福。
人来又人往 玫瑰色花香 已悄悄成为过往 细雨里的日光 小鎮的風光 早已跌落在时光 随手采一片月光 就把夜晚都照亮 就算错过一整片夕阳 你的目光燃烧四方 夜风里的微凉 夏日的松香 还闻的到那芬芳 细雨中的日光 小巷的中央 忽然都失去重量
在我用28和35的时候,我觉得我是在记录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,当我在用40和50的时候,我拍的是我觉得美好的人或物,感觉时间就像静止了一般,没有前景的干扰,此时此刻,眼前的人或物就是画面的焦点,倾于内心。
时隔10年再重温<云之彼端,约定的地方>,看到了许多那时候我并没在意的剧情,以及许多令我感到永恒的东西。 感觉时间突然慢了下来,想起了以前的什么事情。